肖畅:追求公平需要更大的改革动力

2012年11月28日15:40  长江日报

  □ 本报评论员 肖畅

  异地高考备受关注,黑龙江、安徽等地先后打破了户籍限制,但北京、广东最新出台的政策显示,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高考。社会保障问题也有新的动态,人社部近日就《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》公开征求意见,《办法》提出,我国三种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。

  异地高考、社保衔接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,反映出我们对打破户籍藩篱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、福利保障无差别化有着强烈期待。总之,这是有关公平的期待,具体改革领域上也一直有进步的回应,阶段性的成果不算少,但总体而论,问题依然呈现很大的复杂性。

  以异地高考而论,十八大报告强调要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”,教育部也早已表达了决心,改革方案则由各地因地制宜,原则上方案要在今年底出台。从理念、认知的角度讲,开放异地高考是方向,然而,开放异地高考终究不是简单出台一两个政策,它涉及到教育资源的配置、招录制度的调整、打破户籍藩篱、提升城市资源承载力等诸多问题,各种问题要协调好,快刀斩乱麻,三下五除二,不是这么简单。

  高考竞争的地方差异,是历史遗留问题。今时今日,人虽然已实现了自由流动,但绑缚在人身上的各种资源性待遇并未随之流动。异地高考改革,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更加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,将户籍捆绑的遗留物剔除,打破人为制造的制度障碍,以及由此而来的身份差别。这就不只是教育问题,涉及到的政府职能就很多,中央、地方的步伐甚至会出现不一致,地方之间的改革动力也不同。改革的轮子如何迅速转起来,考验着政策的系统性、协调性。

  从这个意义上讲,社保衔接转换是这种系统问题的另一种表现。社保是对人的生存和生活给予兜底保障,但建立于城乡分割、地区分隔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制度,又免不了根据人的城乡身份界定保障待遇。可以说,原本致力于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,却延续甚至制造了新的鸿沟,保障的差别待遇就是身份鸿沟的继续与强化,保障的公平矫正作用没有充分体现。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公平问题,很大程度上不是竞争导致的结果,而是人为制造的、制度性的产物。确保公平的保障政策不能沿着陈旧制度的惯性递进,适时纠偏,甚至倒逼户籍改革、城乡一体化改革、地区协调性改革,是应有的努力。

  以养老保险衔接转换而论,这当然是新的进步,但为何养老保险率先取得突破?专家、舆论每谈及此,就是不停重申老年化社会的到来,仿佛保障政策只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,人被更公平对待变成一种从属的考虑,价值与手段出现错位。从这个角度看,追求公平的动力有待更充分的激发,要有一套清晰的价值排序。我们今天强调进入“普遍福利”时代,保障就不单纯是谈如何养老,看病如何报销,更应当注重的是福利保障不要因人而异,搞定向的惠予,衔接转换就要继续往源头推进,以协同调整实现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。

  公平问题,从兼顾到注重,直至如今被放在第一位考虑,这是进步。这种理念、价值和认识上的飞跃,本身就是异地高考、社保衔接等各项改革措施的根本动力,公平问题作为未来改革的重要事项,应当进入一个新时期。

分享到:

猜你喜欢

换一换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李庄揭重庆打黑:被没收资产应给交代
  • 体育CBA-马布里准三双北京击败吉林两连胜
  • 娱乐何韵诗出柜女友曝光 二人共度春宵(图)
  • 财经酒鬼酒风波续:自检发现塑化剂超标未重视
  • 科技魅族MX2手机高调亮相:小米手机承压
  • 博客2012年博客盘点 金庸主人公多数没父亲
  • 读书中共反腐史:被查处的十大"亿元贪官"
  • 教育高校品酒课一年喝64瓶酒 国考题答案
  • 育儿6岁女童遭继母虐待2年7次就医